把屠宰加工这个核心环节真正做强 世界今头条

来源:互联网 2023-06-13 09:36:01

——通辽市大力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之二


(资料图片)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到2026年,全市优质肉牛存栏要达到400万头、育肥80万头、加工60万头,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实现肉牛产业从全国地级市中数量第一向综合效益第一跃升。

肉牛产业是一个中轴产业,上连种植业,下连加工业,并对第三产业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2022年,通辽市牧业年度肉牛存栏367万头、出栏125.7万头,深度育肥仅17万头,本地屠宰只有5.18万头,初步测算肉牛全产业链产值大概在200亿元左右。

显然,通辽肉牛产业在资源禀赋、历史积淀、习惯养成等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比肩的,但屠宰加工和深度育肥却成为当前通辽市肉牛产业链条上的两个最薄弱环节,二者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育肥数量不足,则屠宰企业“难为无米之炊”;屠宰发力不够,则直接影响育肥效益,进而影响育肥投入的积极性,处理不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形成一个“死结”。

深层次审视通辽市当前情况,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于屠宰加工环节没有形成足够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市场开拓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精深加工程度不高、资金周转能力有限、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通辽市肉牛产业链中这个最重要的增值环节非常薄弱,使得通辽市这个肉牛大市只能在产业链上“干粗活、跑龙套”。总的来看,屠宰加工产能释放不足以成为制约通辽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屠宰加工在全产业链环节的缺失,导致综合产值附加值流失。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为加快挺起屠宰加工龙头,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把肉牛产业作为富民产业重点培育。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到2026年,全市优质肉牛存栏要达到400万头、育肥80万头、加工 60万头,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实现肉牛产业从全国地级市中数量第一向综合效益第一跃升。

通辽市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沃尔玛、京东、淘宝等头部B2B、B2C企业均保持良好合作伙伴关系,并建有完整的线下销售网络。2022年,屠宰肉牛2.5万头,实现工业总产值8.14亿元,上缴税金238万元。目前,公司正在争取通过国家扶持贫困县IPO“绿色通道”上市。上市成功后,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另一家屠宰加工龙头企业——通辽市明清肉业有限公司是通辽市较大的集牛羊屠宰、加工、销售及生产酱卤肉制品、肉制品(速冻食品、速冻调制食品)为一体的生产加工企业,及餐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生产及销售企业。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把明清肉制品做成中国肉牛产业的品牌产品……

今年以来,通辽市把提增屠宰加工产量作为首要任务,上述两家公司发展建设是通辽市推动屠宰加工这个核心环节真正强起来的一个缩影。

目前,通辽市正积极推动科牛、明清肉业、东蒙肉业等企业提升屠宰规模。截至5月中旬,科牛后旗分公司已屠宰8441头,明清肉业已屠宰4170头,年内有望分别突破4万头和1万头;加快推动中小屠宰企业建成投产,库伦蒙阜食品屠宰手续已批复、开始试生产。扎旗玛拉沁艾力(1万头)正在办理屠宰手续审批,开发区广顺肉业(1.5万头)正在扩建生产线,预计下半年均可投产;对屠宰加工企业收购需求、育肥户销售意愿进行摸排,搭建对接桥梁,稳定供销关系,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养殖户育肥牛销路和屠宰企业牛源“双向”保障……

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通辽市肉牛的种群规模不断扩大,品种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效益持续改善,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已有多项指标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

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支持通辽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什么是全国第一重镇?干到什么程度能称得上是全国第一重镇?我们不妨来看国内肉牛强市强县的发展经验:

——山东阳信县的肉牛养殖规模不足30万头,拥有标准化屠宰企业76家、牛肉加工企业437家,年屠宰肉牛120万头、加工牛肉30万吨以上,形成了“饲草种植—犊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连锁—皮革制造—牛骨雕刻—牛副产品加工—有机肥还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肉牛产业总产值可达550亿元,带动就业近12万人;

——吉林长春市从2021年开始实施300万头肉牛产业暨“秸秆变肉”工程,以皓月集团等屠宰加工企业为龙头,牵引产业上游补链强链,肉牛养殖规模两年间提升三成、达到145万头,仅皓月集团每年屠宰肉牛100万头、生产熟食制品10万吨、皮革加工50万标张、饲料加工60万吨,带动全市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

先进地区经验表明,只有屠宰加工这个核心环节真正强起来,实现从“卖肉牛”向“卖牛肉”的根本转变,才能把三产融合的链条串起来,我们才真正有资格向“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的头衔发起冲击。

屠宰加工企业的生存之道无非有四:市场销售渠道、资金周转能力、原料供给保障、深度加工水平,缺一个“轮子”就很容易“翻车”。2023年,通辽市出台《2023年通辽市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对聚焦屠宰加工,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提出要求:

——要推动释放屠宰加工产能,推进现有闲置产能盘活重组,加快新建产能投产达效,本地屠宰加工12万头以上;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抓大不放小,实现各类规模屠宰加工企业和皮革加工、熟食品制作、生物制药等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要加强牛肉制品及副产品研发,正确处理本地肉牛屠宰与进口牛肉加工的关系,强化进口牛肉原料标签标识管理,丰富产品体系,提升企业效益。支持企业提高肉牛深加工比重和深加工水平,2023年,牛肉深加工产品产量达2.5万吨,各类即食性牛肉制品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

——要实施农企利益联结工程,鼓励采取“户繁集育、龙头加工、多元联结”模式,引导规模育肥场与母牛养殖场、加工企业与规模育肥场,建立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养殖户(场)与企业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促进繁育屠宰一体化发展。

今后,通辽市将把提增屠宰加工产量作为首要任务,对于有希望重整盘活的屠宰加工企业,要安排专人帮助企业联系订单、对接贷款、保障原料、化解纠纷,让他们尽快走出困局、顺利恢复生产。对于那些拯救无望的项目,要痛下决心壮士断腕、腾笼换鸟,腾出优质资源支持优势企业健康发展。

未来可期。

记者 赵彦臻 图片 张启民 美工 巴图乌力吉

上一篇 : 环球通讯!生产技术人员占比高!2022年上市公司人才需求还有这些特点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