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社会学基础原理:人类文明化社群基准文化样态重演原理
第一章 原理与证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群文明化现象的一门学科。
目前这门学科发育尚不成熟,仍处于前科学阶段。那么,为什么说它仍处于前现代科学的低发育水平上呢?主要因为社会学这门学科,目前大致仅停留于对人文社会表观现象的低水平粗疏描述。部分社会学论文及社会学著作,其学术逻辑尚未发育为同自然科学逻辑一脉衔接的精密逻辑,而仅是一些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的表观逻辑。而且最根本、最致命的问题是什么就是目前社会学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例如,在社会学各个领域,政治学方面有各种政治理论;经济学方面有各类经济学理论;文化学研究领域有各类文化学理论;历史学方面有历史学理论……乃至包括个人生活方面,有关于指导各人生活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作为描述人类社会文明化方方面面的系统表象之一隅,尚无法完整的统合为一体。所以,有相当部分的自然科学研究者及社会学研究者,均不满足于人文社会学领域各学科,尚处于“前科学”或曰“非科学”的现状。
有一部分关怀人文科学发展状况的学者认为,人文科学并非科学,充其量只能算学科。这么说是有道理的,科学的理想状态是什么?科学的理想状态,是一个成熟完整、内部逻辑一贯自洽的理论逻辑系统。然而目前为止,很遗憾,社会学尚未建立起来既遵循自然存在统一原理,又同既有自然科学成果相衔接的理论逻辑系统。此前不乏社会学及人类历史学、文化学研究方面的先驱为此做出种种努力,然而此种努力均一一宣告失败——甚至在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创立生物社会学,找到人类文明社会同自然生物社群的自然学接洽点之前,社会学家们迹近彻底蒙昧于人类文明社会的自然学发生根由。
自十九世纪涂尔干、斯宾塞、马克思等人把“文明社会”作为学术对象加以认真对待,进行审慎研究以来,继起的二十世纪前半叶,各社会学派——包括“社会哲学”或以“研究社会生活现象”,乃至“社会人类学”面貌出现的种种论调,异彩纷呈,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执一词,又彼此间不遑多让。然而须知,学派的纷纷出现,代表着学术的繁荣,也代表着学术的混乱与幼稚,从而只是预示学术发展,可能取得长足进步的前兆。各抒己见,又不能达成共识,仅代表明学术自身的幼稚状态罢了。
学术成熟的标志,是统一理论系统的建立。对于人文社会学领域的“统一理论”,我们总是存在一种由历史经验而导出的恐惧:在人文社会研究领域方面独霸天下的“统一理论”,往往对应于专制独裁的集权式政治组织方式,成为为腐败政体乃至为独夫暴君遮羞的“官方意识形态”。此份面临“统一理论”恐惧和震悚,自有诸般历史经验的明证。然而,仔细深究起来,这些“明证”所揭示的到底是人文社会研究的迟滞畸形与专制政体的蛮横,还是人文社会学统一理论的建立与充分发育必然导出专制?不言自明,此种以非理性态度排斥作为现代学术的社会学统一理论的建立,仅属前学术与前理性的浅见。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即属此种未明学术自身之自然演进规程,而将学术研究与技术实践混为一谈的固陋与浅见。
意图建立一个内部逻辑一贯的社会学统一理论系统——就目前的现代学术发展水平而言,是完全有可能的。要建立现代社会学统一理论逻辑系统,首先,要做到理论上的“逻辑三洽”。
所谓“逻辑三洽”,第一,指内部逻辑自洽。逻辑自洽不但指逻辑系统本身要自圆其说,不能出现内部矛盾,而且整个系统的演绎,要立足于一贯的社会学原理之上。
第二,能够与现有的、获得普遍承认的理论学说做到他洽。逻辑他洽指与现有的——至少自然科学方面的学说不相违背,能够借助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寻绎其一脉自然学渊源。它所遵守的基本理论形式、基本哲学原则,同样也是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乃至心理学在研究过程中所不自觉的所贯彻的基本原理。社会学理论——乃至一切现代学术理论系统,为什么要做到他洽呢?因为任何现代学术,均遵循这样一项最最基本的哲学前提,那就是“存在是统一的”。
第三,我希望社会学理论,能够做到逻辑续洽。所谓逻辑续洽,即指即使出现新的经验材料或者新的、被普广泛接受的学术理论学说,既有社会学理论,也能实现接续性洽和,旧理论不违新学说。
另外,社会学理论的理想表达状态,是能够在建立统一的理论原理模型之上,把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尽的做到数学模型化。一门现代科学学科的基本标志,就是它能否进行数学建模,或者说,其学科内各概念之间是否达成了精确而稳定的逻辑联结,从而为社会学的技术化落实奠定坚实的理论逻辑基础和逻辑效力的保障。
关于希望社会学研究成果能落实为精确的数学模型,从而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现代精密科学方面,确实有已经有这么一脉从社会的自然学发育历程着手的研究思路。许多先驱性的生物社会学者,包括社会学者,已经做出大胆的尝试——可几乎尚未有成功的案例。偶有数学统计学上的落实,也是仅是将象征意义做一种直观形式上简洁的表达而已,全未揭示社会学研究对象间稳定而精确地内在逻辑关系……如此一来,这让很多社会学者不仅萌生了否认“社会学可落实为一门精密科学”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学者们大致不外是觉得人文社会学的现象太繁复了,不能像物理学或者化学一样,更不能像生物学一样,通过一个学科原理,就把其全体贯穿起来——至少目前社会学界,尚未找到这样一个具有统一效力的理论建立的参照点。
这个社会学统一学术理论立足的参照点,其实存在,只是既往社会学家他们没有找到而已。对于此前社会学领域各执一词、呶呶不休的混乱局面,只能说社会学尚未发展到构建统一理论系统的阶段。
但是,随着现代生物学和现代生理学的发展,有望建立社会学统一原理的学术参照点渐渐露出水面,有望将其作为现代社会学统一理论立足的原理性基础。当然,对于此原理性的理论基础,它只是一条科学假说——任何现代科学学说,都是假说,都具有可证伪性——这是由波普尔所提出的,已为现代科学界所公认的前提。
任何科学学说,都是假说,这意味着它接受质疑,接受批判,甚至它接受被颠覆、被彻底否定。但是前提是,必须要通过充足理由论证的形式来完成对其建立、质疑和否定。
所以,本章要做的事情,有如下两部分:
第一,是对社会学所立足的假说性原理进行简要的介绍性阐释;第二,是要对所给出的原理进行一个自然学上的充足理由论证。
对于如何进行自然学上的充足理由论证,我在此要特别提一下。关于论证,我们得知道,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最基础,也是最常用论证方法,就是举例论证——即归纳论证,也叫归纳推理。但是归纳在逻辑上不周延——这就是哲学上有名的“休谟悖论”,即我们永远无法从特称判断推导出全程判断。
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另外一种推理形式为演绎推理。但是演绎,也具有先天不可克服的自身缺陷。缺陷是什么就是演绎所立足的基础或者前提,是当然而又自明的——武断的基础或者前提自身,本身就是用以证明的基础或者前提。如同数学上事先给定或者假定的原理和公理一样,此原理或者公理,我们无法对其进行充足理由的论证——无法通过归纳得出此一全称判断。
因此,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这两种我们用以构建自然科学理论系统的逻辑学工具的根本限定下,就注定了一切科学原理不能被充足理由所“证明”,而只能作为有待被充足理由所“证伪”的“假说”而存在的宿命。是故,不妨先坦然的提出这么一个自明性社会学原理,然后依此社会学原理对社会学研究对象,进行全称范围的运用。
如果此原理适用于对人文社会现象的有效解释,那么我们就不妨承认和接受此原理在学术研究上的理论效用——如同在生物学上接受进化论或者遗传学定律那样。并且,社会学原理作为一项科学原理,而非哲学,在对原理进行论证的时候,又必须遵循且符合自然学的基本特征,并与自然科学原理有一脉自然学发育源流上的缜密逻辑承续关系,遵循自然存在的统一规定性这条基本的哲学原则。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作为社会学统一理论系统的基础性原理——人类社会文明化基准样态程序性重演原理,简称为:人文基态重演原理。
在此,读者一听“人文基态”会懵,什么叫“人文基态”呢?没办法,受个人学养所限,尚未在中文里找到比“人文基态”更恰当的词语或者概念,能够对受生理心理学的自然先天质素所支配的人类社会文明化的基准样态,进行更恰当的指称。
在此,我所说的“人文基态”,包含如下两层涵义:
第一层,指就作为社会基本组成单位的个体的人而言,即个体的原始生理心理先天自然样态。第二层,指就作为文明化社群的人类社会而言,即文化社群的文明化原始生发样态。
作为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的人类社会文明化进程——或曰“社会历史”,就是在个体的人以及社群这两个具有内在适配性的统一进程中,不断进行程序性重演的结果。
此处所提到的“程序性重演”之意义如下:
第一,人类社会文明化历史进程的“程序性重演”,在学术层面上受自然学上的先天规定,并且其所具有的确定的“程序性”与稳定的“重演”,由此前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心理学上一系列具有内在程序性重演规定的学科定理所保证。
第二,程序性重演遵循自然存在的统一性原理,具有表象承继上明晰的连续性,从无断裂与飞跃。
第三,程序性重演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具有稳定的可复制性。
如前所述,在文明化社群所包含的“个体”与“社群”两个层面上,在文明化的程序性重演进程中,具有内在的双向适配关系。其双向内在适配关系是怎样来的呢?这就不得不追溯到生物演化进程中,生物在个体层面采取集群化求存策略,生物种群又以生物个体的先天禀赋作为建构社群形态的生发基点,从而造成深植于生物觅食与繁殖之基因根性的个体与社群相互塑造、相依而存的统一的生物社会求存表象。
此一个体与社群相统一的生物社会求存表象,演进至高度集群化和具有高度先天文化行为能力的现代智人种群,就表现为人类社群高度复杂的后天文化行为(相对于简单的先天文化行为),受个体自身的先天集群化求存策略所规定,将导出与其自身先天生理质素相适配的社群文化行为。即社群的文化行为,由个体的文化行为所创造、承担和织构,由基于个体先天生理心里质素所衍生的后天文明化行为所给定。
同样,虽然社群的文明化行为与个体的后天文明化求存策略及相关行为能力相适配,但社群是与人类的普遍生理心理质素适配,是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种相适配,而非仅与某个或某些确定性个体相适配。并且,文明化社群作为历时性的存在者,依于个体的生存情势为个体所适配性织构的同时,受自然存在自身“存在之为存在”的限定,又不断塑成关乎社群自身存续,同社群衍存形势相适配的文明化个体。
是故,自个体而观之,社群由个体所创造和建构;自社群而观之,个体由社群所塑造和安置。而在社会学学术史上,个体与社群究竟是谁塑造谁,谁决定谁的争执,实属蒙昧于个体与社群双向适配的统一化文明进程。如果说非要给出一个答案,那么只能说,既非个体决定性的塑造社会,又非社会决定性的塑造个体,而是自然演进的深在动因经由生物演化之手,塑造了现代智人个体与智人社会趋向文明化的单向度统一历史进程。
在社会学基础原理的作用下,个体与社群的双向适配性内在的互动关系,具体表现为:
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种个体的基本生理心理质素,作为社会结构系统的组织管理模式、信息流动、物能分配和社会文化创造与临机性的应激调整等一系列社群行为的生发基点,从而决定了社会系统组织架构的基本样态。社会组织延递自身、维护自身结构稳定的内在求存规定性,又不断塑成荫蔽于社群生活中的个体,凭借文教手段赋予个体相应的社会文化行为能力并依个体所具有的社会文化行为能力,安排和调节其在社会内部相应的结构性势位。在社群文明化发生、发育和个体文化行为能力发生、发育的进程中,严格遵循人文基态重演原理。正是对人文基态程序性重演原理的严格遵循,赋予了群一套可以严格落实在社群和个体两个结构层次上的可依循的程序性重演的基本路径。这一套确定性的那个重演路径,就是作为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社会文化。当我们直接降生于人类文明世界,我们就已经被迫“介入”文化社会之中,被纳入文明化社会体系。而且,社会体系所包含的,已经不仅是单纯的血缘关系,它有很多超血缘关系。社会体系的构建,也不仅建立于先天生理质素在个体基因遗传学水平上的亲缘规定,还建立于对此前人类后天文明化成果超亲缘的共同承继。我们从小到大所经受的种种教育的根本目的,就要实现文化社会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个体从无知指向文化前沿的重演。
社会学层面的人文基态程序性重演,虽然揭示了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在个体与社群的双重层面是一种程序性重演,“程序性”只是规定了文明化重演发生的向度,而并未规定重演的量度。是故,虽然在普遍的社群生活中,特别是当我们着眼于大多数个体,仿佛个体的发展前途已经被智人的先天生理心理禀赋划定了文明化的底限,被社会文明化的发展水平划定了文明化的上限,但实际上,人文基态的程序性重演,对个体而言,并不具有锁死效力。这是我们必须明白的一点,也是在社会动力学方向上,欲寻求社会文明化的发展动因时,必须明确的一项基本前提。
至此,对社会学统一性基础原理——“人文基态程序性重演原理”的介绍先暂告一段落。下一节,我们将转入对此原理进行自然学上充足理由的论证。
下面,我们就对于“人文基态程序性重演”这条社会学基础原理进行自然学上的简要论证。
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原理,作为逻辑演绎基础的全程判断的纯逻辑设定而存在,其本身是不需要论证的。但是,作为一门严格它洽的现代自然科学,是否与其它自然科学学科存在内在逻辑上的洽和?是否有资格作为自然科学的延伸,成为一门科学?……诸如此类问题,全在于能否实现论证。
论证其实很简单。人类文明始基样态的“程序性重演”,是此项原理的关键与核心所在,那么,在其它自然科学研究对象中,是否一脉存在稳定的程序性重演关系?
首先,在物理学上,宇宙间任何物理对象的存在与运动,均受四大基本力的支配。例如,只要在地球上受引力的影响,背向地心的任何一个方向,抛出物体,一定会作朝向地心的运动——坠落下来。向着天空抛一个物体一定会向着地表坠落下来,这种稳定的联系,就是引力作用在被抛物体自由落体过程中的程序性重演。这种重演具有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任何相同经验条件下的重复,结果总是保持一致的必然导出,绝无例外。如果出现经验表象上的例外,也一定是因为实验条件出现了已知或未知、可控或不可控的变动。例如,我向天空抛射的被抛物在我这里获得一个初速度之后,背离地心引力的运动速度不减反增,加速朝向天空飞去,那是否是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又或者是受到空气反向作用力的作用呢?如果它受到电磁力作用的影响,那这就是一个引力和电磁力共同实现程序性重演的过程……无论如何,它依然遵循四大基本力的作用,依然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稳定的产生特定的行为。诸如此类具有稳定性,乃至具有恒常遵循基本力学原理,或者遵循基本力学定律——甚至能表达为严格的数学模型的行为,都可以视为物理学原理、法则、定律在物理经验层面的程序性重演。
那在化学层面是否存在稳定的程序性重演关系?那当然了,肯定存在!化学实验的基本特征就是稳定的可重复性。这种可重复性在化学实验方面就表现为给定特定的条件,给定操作流程,给定定量的化学药品,那么其化学反应程式及反应产物,就是必然的导出。化学反应过程中稳定的导出就表达为化学式。
随着自然物态演化趋向于日益纷繁复杂,除了针对特定对象的确定性必然,还衍生出描述群体偶发性的概率必然。同样我们也要把概率必然当做程序性必然的特殊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审慎对待概率论的原因。而且越到越后衍的物态,其行为就越偏向表现为概率性行为。虽然是概率性行为,但“概率”本身即意味着对象的行为表征在重演过程中,是一个稳定的复现比率。例如,在生物学层面上,基因的突变概率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并且,任何生物的整个生命历程,都是一个受基因操纵,耦合于外部依存环境,从而概率性表达自身性状和施展求存行为的程序性行为——其程序性在生物学上就是基因性状的表达。但要注意,基因性状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并且,依于外在自然环境和社群环境的变动,生物个体在求存过程中展现出更大的行为活动上的弹性空间。正是此一生物学层面所显露出来的,以基因性状表达为基础的求存行为的弹性空间,给人类理解生物现象和生物社会现象乃至人类文明化现象,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例如,在生物学上,如果身高偏高是显性基因,而双亲的身高均偏高,则其子代如果单从基因的角度进行预测,身体完全发育后,大概率也会成长为身高偏高的个体。然而,如果子代既携带有身高偏高的等位基因,可是在后天生理发育中,身高偏高的基因性状又未获得充分表达,那么,极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营养不良,所以导致子代的身高偏高基因性状,受后天外部环境因素的限制,未能充分发挥基因潜能——在生物学层面,生物个体在机体发育方面,已经表达出相当程度的生理发育的弹性空间。
文明现象为什么日趋纷繁缭乱,乃至成为萦绕社会学家心头久久难以驱散的困扰?以自由自主面貌示世的文化行为,其自然学源头何在?这一切,都要归之于存在物态的繁复化自然演化趋向。随着物态结构的后衍,我们发现程序性行为的表观表现型的表达弹性空间愈发巨大。在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层面,文化表观表现型的表达弹性空间,简直到了无远弗届的地步——至今我们也没有触摸到人类文明化行为的尽头,抵达文化发展的上限。文明化进程中,人类在自然天地的舞台上所展演的富有活力的自由之舞,正是对人类文化行为弹性空间的生动演绎。
研究对象的表观表现弹性,毫无疑问会对学科的精确化研究造成严重的干扰。但是它丝毫不能动摇学科本身原理性理论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甚至一项学科的原理性理论系统,是否能够尽可能的精确描述和揭示本学科研究对象表观表现弹性的形成动因和内在机制,反而成为衡量学科理论系统成熟度的重要参照。例如,现代生物遗传学所揭示的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稳定性,是可以预先为理论所给定的——这是生物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开发种种生物技术的基础。
上述从物理学到化学再到生物学,中间须经过心理学的桥梁,才能顺利抵达社会学的此岸。然而我为什么没有提及心理学呢?主要是因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系统,心理学各家学派仍处于各执一词的混战境况。目前比较有望建立统一心理学原理系统的,是演化心理学。演化心理学目前在欧美国心理学界炙手可热,而且已经萌生出描绘人类统一心理学图景的潜力。并且,作为演化心理学的学术前提,人类先天精神结构演化过程中,在个体水平上同样遵循先天程序性重演的规定——生物遗传学所揭示的自然生理结构的重演,又在此成为生物先天精神结构程序性重演的根本保障。
经由上述对人类各门学科门类的粗略考察,我们发现,程序性重演在自然演化的各个层级,都是一贯的。虽然我在此提出将“程序性重演”作为一项社会学原理的基本内容,但其不只是一项社会学原理,而是所有自然物态运动行为所遵循的一贯哲学法则,是所有的自然存在物,无论是分子、原子、生物体、精神体——包括动物的精神现象乃至人的精神现象,都要遵循的根本定理。所有的自然存在物都要遵循此项发生与发展的程序性法则,正是遵循此项哲学法则,才世界的运行得以呈现出稳定的规律性表象——谓之“程序性重演”。例如,我每天早上从床上一起来,就看见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这是引力作用在宇宙中不间断的程序性重演;一日三餐烹饪的时候,我按照食谱控制好火候和食材的烹调顺序,经过特定的烹煮时间,香喷喷的可食用的饭菜就出锅了,这是一系列高温化学反应在炒锅内的稳定性重演。再比如,邻居家的大哥结婚了,婚后生了一对双胞胎,俩孩子和大哥大嫂长得挺像的,这时生物遗传重组程序的稳定性重演……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然而,这就引申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我为什么要将“程序性重演”这个普泛式的描述性定则,特地用以整合性描述人类社会文明化现象?这种普泛式的描述,是否会使社会学研究及其相关描述,丧失精确性呢?
在其它自然学科的研究中,例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包括心理学,“程序性重演”是科学研究的默认的前提。它自身没有任何拷问的价值。化学家不会问,化学式所描述的反应为何永远成立?例如,我把固体的金属钠扔到水里,就会出现燃烧放热反应,然后水温急剧上升。化学工作者不会问,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在实验室中,工作者只有要知道金属钠遇水燃烧放热,生成氢氧化钠并释放氧气,是一个稳定的程序性行为就可以了。那谁来拷问这件事呢?物理学家。物理学家能给出一个物理作用力规定化学反应的解释。但是,物理作用力的存在及其发生作用的稳定性,又如何解释呢?——这正是当前物理学前沿所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且,大概率人类的拷问是无力的。
其实,归根结底,超出经验学科的范围之外,去探寻“程序性重演”的根本保障并不重要。出于逻辑的规定,尽管我们能够给目前人类所经验的一切经验以完美遵循“程序性重演”此项哲学定则的解释,然而也无法有效导出“一切存在物均遵循程序性重演的法则而存在”的决定论实存图景。这项“程序性重演”的决定论实存图景,到底也不过是人类智力围绕着求存的根本限定,面向世界所织构的生存的牢固而又脆弱的认知依凭——能够髙效整合人类既有的认知资源,并为人类的求存行为开辟技术化的实践道路,是我们依循此决定论的学术图景最根本的理由,也是现代学术形态学上的自然规定。
那么,我为什么要将“程序性重演”在社会学领域特别提出来,加以运用,以作为整合人文社会现象的统一性基础原理呢?如前所述,因为随着物态结构的后衍,个体程序性行为的表观表现在群体水平上愈益趋向相对于平均水平,概率逐渐增大的行为水平失离,即个体行为表现的弹性空间愈益增大。自然物态演化至现代智人的社会文明化阶段,这种愈益加剧的个体先天行为方式在后天文明化水平促动下的失离,竟然成了一种文明化图景下的新常态——谓之“文明化在社群水平和个体水平上的程序性重演”。文明化在社群水平上的程序性重演,引申出一系列关乎社会历史文明化发展进程的宏观社会学议题;文明化在个体水平上的程序性重演,引申出一系列关乎社会结构分化整合与社会生活的微观社会学议题。并且,在个体和群体个体程序性重演的文明化进程中,还引申出一系列文化重演错落和文化重演适配的此类相关问题。而对文化重演错落和文化重演适配之内在机制的讨论,亦将有望为整合人类社会纷繁的文化现象——特别是纷繁微观社会文化生活图景,梳理人类文明化在群体与个体层次上的发生、发展脉络,开辟一条可行性的通途。
社会文明发育进程所给定的个体文明化发育的弹性空间。个体文明化发育的弹性空间给定了个体文明化进程实现程序性重演的规定和目标。个体如果出生在原始社会,个体一生的文化成长空间是极其有限的。而如果降生于文教昌明的现代社会,则文化成长空间极为宽广。在旧石器时代,个体如果会打制石片,然后将之当成捕猎的工具,那已经很厉害了。在新石器时代,个体如果能学会烧陶,那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相当于现在能够制造飞机火箭大炮,制造卫星,把航天器送上天。但是,到现代文明社会就不一样了,只有能够研究飞机、大炮、火箭,把上千斤的钢铁——宇宙飞船,送到外太空去,才算有所成就。
众所周知,普及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把受普及教育的个体直接推向文化的前沿,具备高级文化行为能力而仅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够达到正常行使普通社会职能,承担一般性社会分工的平均水平。比如,建国前国人的文化平均水平为文盲,现在的平均水平为中学。这一个体文化涵量平均态势上升的过程,我们就称之为文明社会的进步。社会文明化演进的历程,就叫历史。
需注意的是,此处的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并非说时代出现了多么超前的人物,而是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全体成员的平均文化涵量。为什么呢?一方面个别时代确实会出现超时代的伟大天才,但是因其天才的创造与其时代不相匹配,因缺乏满足社会结构性依存需求的融洽性生发基础,无补于时势,所以被埋没了。另一方面,社会形态的建立和维系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在平均水准的文化行为能力上的分工与协作,只有社会全体成员全身心的投入,方能支撑起特定历史文明阶段社会结构的系统大厦——下文将对此另行专章详述。
上述,我们基本上对“人文基态程序性重演”此一假说性的社会学原理,进行了较为完善的介绍。并对此原理为何能够成立,以及“程序性重演”原理在之前的自然学科中,为什么将其作为学术研究的默认前提可以忽略它,但是在社会学研究中又需将其调动出来,作为整合社会文化衍生的有效工具等诸如此类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社会学作为哲学的从属——社会哲学分化出来,创立至今也不过才一百多年,不到二百年,是一门仍发育粗浅,尚处于幼稚阶段的新学术。并且,这份半介绍性的文本,由于我在试图进行通俗化的阐述,而非在写论文,所以论证上难说周详,遣词造句亦不免有失精严。
另外,作为一项专门化的学术探讨,此项文本的主要内容是面向热心学术且免于整日为衣食奔波的“有闲阶层”。
我已经在本章把社会学原理介绍完了。在此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就人类社会文明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一番更为精细化的解析,并视之为对此原理的例证与运用。
当然,如前所述,凡是例证都是不周延的。人类的学术之所以会发展,推动学术进步很重要的一项因素,就是在人类的生存经验中总是不断涌现反例。而且,基于对“休谟问题”的探讨,“例证”本身仅有修辞上的说明效力,而缺乏对现代学术周普性原理的证明效力。那么,何种论证是有效的呢?只有进行自然学一脉的论证,从自然的源头考察,该项原理是否属于自然演化过程中一贯的原则,其与前体和后衍学科是否存在理论逻辑上的内在衔接点,是否在形式上和一贯遵循和符合统一性哲学原理……逻辑上充足理由的论证,才是最有效的、合乎理性的证明——甚至可以说是目前唯一有效的证明。
通过对社会历史文明现象的解析,我们不但会系统性重构对社会历史的理解,还能为达成社会基本观念的认同,从而为有效开创和落实一系列有裨当世的社会实操技术,提供社会学理论上的支持。对社会学基本原理的应用,指向现实社会本身。
如社会学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在个体层面,它指向值得追求的幸福生活,在社会层面,它指向值得追求的社会理想——指向构建理想社会。
出于个体和社会的内在适配关系,从构建生活的理想,到构建社会的理想,是出于自然规定和社会学理论限定的适配性统一规程。如果理想社会的构建妨碍了个体实现生活的理想,那么这份社会理想就是有问题的;如果个体生活理想的构建,妨碍了社会理想的实现。那么,此种个体生活的理想终究属于空幻。所以,我们就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尽可能达成个体与社会的适配性统一。
“个体与社会相适配”这种思想,并不新颖,很早就出现在各大文明中。例如,在古代中国,我们的先辈称以道德化的方式实现同社会高度适配的个体为“圣人”。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传承和播撒耶稣基督普世博爱情怀的信徒,亦被称为“圣人”,哀荣备至,永垂不朽。为何各流传至今的社会历史会展现出如此一番崇德崇圣的价值风貌,人类社会为何会树立个体社会化的价值标杆和敦促个体献身社群的文化导向?这背后一定有暗合社会学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理想并非空想,背后有深切而坚实的逻辑基础的理想才有望实现且必将实现。这样的理想才值得追求!
我为何要讲这门课?我讲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想探索出这样一条具有可行性的道路,能够有效指导我去追求值得追求的人生,建构值得建构的社会。
鉴于本章的论证较为充分,故后续将不再细论。如果其论证上有瑕疵,表述上失精严,欢迎读者手裁斧正。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项新理论,初建立的时候一定是多艰多难。它所要做的并非逃避与自欺,而是直面理论上的困难,面对可能会在后续暴露出的问题,乃至面对同侪的指责和俗流的谩骂、强权的打压。如果它是确乎合于人类理性的,那就一定能够在指责和质疑中活下去,只要确乎承载着人类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生存诉求,那就一定会百折不挠,乃至死而复生。
学术的生命,终归还是在于严谨的论证而非辞饰的陈述与说明,我希望读者在质疑新理论的时候,能够用理性逻辑论证的方式。而且,我们要立足于共同的逻辑基础,立足于普遍经验,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而非文学化的表达自己的私人感受——学术的交给学术,艺术的交给艺术。而且,论证与驳论在逻辑形式上,要运用作为现代学术基本逻辑形式的形式逻辑——如果能严格运用数理逻辑,那最好不过了——而非传统学术惯常所用的辩证逻辑。这就要求读者需经受一定程度上的现代学术方法的训练,方能养成眼光毒辣的学术鉴赏力。
本章作为社会学的入门,先行文至此。
上一篇 : 还没脱敏?六年了,依旧会为一双鞋吵上热搜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