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BIM(建筑信息模型)研学基地,一个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四面锥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无论站在这个四面椎体周围的哪个方位,都能看到投射在里面的三维画面,相当真实。
【资料图】
“这个锥体,是我市引进的360度全息成像系统的一部分。”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360度全息成像系统,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还在工程建设行业和数字化运营管理领域大显身手。”随后,在这名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某楼盘的全息影像出现了。与平面图像和图纸不同的是,在这个全息影像中,不仅能看到楼盘户型等人们可以直观到的内容,还可以“透视”楼盘内部,比如可以看到各种管线的铺排和管道走向等。
“在BIM招投标中应用360度全息成像技术,可以让评标专家能够更加细致、准确地进行评审。”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BIM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个相关信息,包含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将二维平面设计转变为三维的空间模型设计,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各方主体可联动建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数据资源,通过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实现建筑信息的实时更新、动态管理。
据了解,关于BIM技术,早在2016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就曾提出,建筑企业应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的管理、生产新模式,深入研究BIM、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政府和企业对BIM技术都非常重视,而且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众所周知的中国尊(北京中信大厦)、香港故宫等一批知名建筑,在建造中都使用了BIM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今,随着许多城市陆续颁布地方级的BIM政策与标准,BIM技术应用遍地开花。2021年5月份,广东省发布《广东省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全面采用BIM技术。
2022年11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要求自2023年起,全区所有新建(立项、核准备案)工程项目(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全面实施BIM技术应用,在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各审批报建环节按要求提交BIM模型。
近年来,我省也逐步加大BIM技术运用的推广力度。2017年7月2日,我省出台《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当年,我省正式启动编制BIM应用技术地方标准。2022年10月9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要求大力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在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及全过程工程咨询等各环节的应用。
在市场需求和政策不断加持下,BIM技术在我市的应用逐渐迈开坚实步伐,装配制造、建筑工程中都有BIM的身影。例如,河南天桥建设有限公司和河南工业大学漯河工学院,通过BIM技术在召陵区中医院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实现了前期设计优化分析、施工图算量及施工过程中的可视化技术交底、虚拟施工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时时与实际施工进度进行对比,及时发现施工进度偏差,实现对进度的动态优化调整。这项技术的应用使整个施工过程缩短76天。
“BIM技术的应用,对促进我市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将发挥不小的作用。”该工作人员说。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海防